
中國晶片製造商 Nano Labs 邁出了大膽增持戰略的第一步,購買了價值 50 萬美元的幣安幣 (BNB),這是一項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積累該資產 5% 至 10% 的流通供應量——按市場價格計算,該計劃總額可能達到 1 億美元。
160億美元持股彰顯雄心
此次收購BNB後,Nano Labs持有的BNB和比特幣總價值達到約160億美元,彰顯了該公司致力於打造以加密貨幣為中心的金庫的決心。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半導體公司由孔建平和孫奇峰於2019年創立,並於2022年上市,專注於高吞吐量和高效能運算晶片。
儘管 Nano Labs 先前宣布發行可轉換債券以資助收購 BNB 時,股價一度飆升 106%,但投資者的熱情似乎有所降溫。根據Google財經 (Google Finance) 的數據,其股價在周四交易日下跌 4.7%,盤後再下跌 2%,收在 8.21 美元。同時,BNB 股價持平,小幅上漲 0.3%,至 663 美元。
邁向10%之路:資本密集的追求
CoinGecko 的數據顯示,BNB 的流通供應量約為 145.9 億枚,市值為 93.4 億美元。以當前價格計算,收購 10% 的 BNB 供應量將耗費 Nano Labs 約 926 億美元,這意味著其預期資本配置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尚未實現。
幣安為減少總供應量而定期銷毀代幣,導致其通貨緊縮的代幣經濟學使未來發展更加複雜。儘管幣安最初發行了200億枚幣,但持續的銷毀已顯著降低了幣安的供應量。 《富比士》雜誌2024年71月的一篇分析報告稱,幣安和前執行長趙長鵬共控制著當時流通的147億枚幣安幣的XNUMX%。
儘管如此集中,BNB Chain 的一位發言人對 Nano Labs 的舉動表示歡迎,並表示機構對該生態系統的興趣日益濃厚,並稱讚「支持可持續增長的有機採用」。
市場對加密國債持懷疑態度
並非所有市場觀察家都相信企業加密國庫券背後的價值。 SkyBridge Capital 創辦人 Anthony Scaramucci 在最近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達了謹慎態度,他暗示機構投資者可能會質疑那些將資本投入波動性數位資產的公司的價值主張。
「問題是,如果你給某人 10 美元,他們把 8 美元投入比特幣,他們會獲利嗎?會。但你可能只把 10 美元投入比特幣會更好,」斯卡拉穆奇說道,並補充說,雖然他仍然看好比特幣,但必須仔細審查財務策略的潛在成本影響。